• EI
  • Scopus
  •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期刊
  • 北大核心期刊
  • DOAJ
  • EBSCO
  •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 A+
  •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
  • JST China
  • FSTA
  •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
  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
  • CA
  • WJCI
  • 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第一方阵T1
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0

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酶法改性及机理研究

卢蓉蓉, 任举, 王新保

卢蓉蓉, 任举, 王新保. 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酶法改性及机理研究[J]. 食品工业科技, 2008, (10): 199-202. DOI: 10.13386/j.issn1002-0306.2008.10.049
引用本文: 卢蓉蓉, 任举, 王新保. 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酶法改性及机理研究[J]. 食品工业科技, 2008, (10): 199-202. DOI: 10.13386/j.issn1002-0306.2008.10.049

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酶法改性及机理研究

基金项目: 

“国家“863”计划项目(2007AA10Z320); 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(2006BAD04A14);

详细信息
  • 中图分类号: TS253.1

  • 摘要: 采用转谷氨酰胺酶(TG)对乳清蛋白的成膜性质进行改性。酶用量为1.6g/L,反应时间120min时,可食用膜的的透湿系数和透氧系数分别降低47%和44%。HPLC分析表明TG处理的蛋白质所含的大分子量组分比例增大;DSC分析表明酶法改性促使可食用膜的变性温度升高;荧光分析显示反应过程中乳清蛋白分子的疏水性增大;表面巯基测定显示酶法改性初期蛋白质结构展开;总巯基测定显示酶法改性除了促使蛋白质分子间形成ε-(γ-谷氨酰基)赖氨酸共价键,同时促进二硫键的形成;扫描电镜显示可食用膜的超微结构更加细致、光滑。结果表明,TG改性有助于改善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阻隔性能。 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
  • PDF下载量: 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